竹山县为加强水质安全保护,以原竹山县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中心为基础组建水质安全保障中心,在平台统一调度的基础上,组织涉水综合执法队伍、城乡水质巡护队伍、生态环境警察队伍轮回开展水质巡护工作,有效推动了涉水问题的发现和处置,确保了堵河干流竹山段水质始终保在Ⅱ类以上水平,99%天数达到Ⅰ类标准,三支队伍作用发挥情况位于全市一类水平。
整合力量建强三支队伍,打造守水铁军。竹山县在筹建分中心过程中,整合全县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力量,抽调原从事相关业务、熟悉相关政策的精兵强将组成综合执法队伍,从乡镇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保障中心,村级河长、退役军人中抽调人员组成水质巡护队伍,从公安局森林公安单位抽调人员组建生态环境警察队伍,由于这些人员原本从事相关工作,新的职能职责跟过去联系紧密,很快进入新角色,发挥了应有作用。
统筹调度三支队伍力量,开展全域巡查。竹山县充分发挥三支队伍作用,对三支队伍统筹使用,建立统一的调度机制,集中力量开展分片巡查,通过整合力量实现每周对全县全域巡检现场督察一次,各乡镇每周自查一次,县中心每周对巡护情况通报一次。去年正式运行以来,三支队伍4776人次对5343处河段开展2016次巡查,发现问题394件,成为平台主要信息源。
开展成效评价推动履责提质提效。三支队伍每周巡检同时,县中心同时开展统计,重点统计出勤人数、巡检区域、发现问题数量等,统计结果作为三支队伍履责成效,每周末呈报给县委主要领导。分季度汇总三支队伍巡检工作成效,作为三支队伍履责情况评价的主要依据。履责统计评价开展以来,有效调动了三支队伍工作积极性,让认真履责积极履责的队伍有作为有实绩。(魏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