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水利和湖泊局

茅塔河“变美记”

日期: 2024-10-10 15:51:56
茅箭区水利和湖泊局 顾朝东
来源: 市水利和湖泊局

(通讯员 顾朝东)从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奔流而出,茅塔河汩汩流淌43.3公里,滋养着沿岸11万人口。作为丹江口库区入库支流,确保茅塔河洁净、生态,事关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意义不言而喻。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将河湖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流域内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茅塔河成为生态河、美丽河、幸福河,铺展开人水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

坚持流域统筹 高位推动茅塔河治理保护

茅箭区成立由区总河湖长任组长的幸福河湖建设领导小组,督办重点任务落实,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幸福河湖建设相融合,编制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梳理细化三大类44项建设指标,统筹推进实施31个重点项目,推动茅塔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型。茅箭区统筹推进安全保障行动、水环境治理行动、绿色产业园区行动、农文旅产业振兴行动、生态保护修复行动 、生态保护修复行动 “六大行动”,并组建工作专班,指标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规划落实。

茅箭区坚持问题导向,在规划技术团队指导下,深入开展七查七看:查支沟看水质是否稳定达标、查管网看雨污是否分流、查农业面源污染看氮磷是否削减、查人居环境看城乡是否宜居、查生态产业化发展路径看生态优势是否转化为发展优势、查集约节约看是否集中高质量发展、查风险隐患看流域是否安全全面排查短板弱项,为推进茅塔河治理夯实基础。

创新治理模式 “量身定制”精准管护措施

茅箭区坚持“山、水、林”系统管护,严格落实流域上游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的生态功能定位以稳定生态系统为基础,提升生态功能为核心,政策引导核心区内原住38户127人生态搬迁,减少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的影响,涵养保护区水源。

茅箭区分区分类保水护水,以“小河清”保“大河净”。在农村居住区,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人口集中乡镇,通过管网收集污水,由规模化站厂进行集中处理;对10户以上湾组,就近建设分布式微动力设施;分散农户,就地建设分户式“水冲厕所+三格化粪池+沉淀池+小湿地”“四件套”。在农业生产区,沿田边、路边、河边随坡就垮建设改造生态拦截沟,消纳地表径流氮磷;在相对集中连片耕地临河段建设生态脱氮沟,削减地下潜流水含氮污染物。在城镇集中区,巩固提升河、沟、岸、户协同治理成效,推进末梢雨污分流。在湿地保育区,通过河道清淤疏浚、水系连通,优化水生态系统构建生态廊道

一系列有力举措促进茅塔河流域生态治理持续改善。近两年来,茅塔河中上游水质由Ⅲ类提升为Ⅱ类及以上,下游水质稳定在Ⅲ类

在治水过程中,茅箭区从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入手,推进水厕入户垃圾分类等,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推动了流域百姓生活方式的转变,乡村环境焕然一新。2023年,茅塔河流域内垃圾减量32%,农村水厕入户率超过90%。

探索生态价值转化 拓宽区域致富路

不断提升的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产值”,茅塔河幸福河湖建设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蓬勃生机,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步伐。茅箭加快推进企业废物综合利用、循环用能、绿色工艺改造,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

农文旅产业发展迎来重要机遇。茅箭区深入挖掘武当文化、中原突围红色文化、水文化,结合康养旅游,打造秦巴神农本草谷等文旅节点布局赛武当片区运动休闲、森林康养小镇,农业观光、乡村民宿、农事体验等庭院经济兴旺发展。茅箭区深化“龙头企业+乡村股份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引导农户将“一套房、一张床,一分地、一片园”等富余资产分类改造、统一运营,打造“茅塔一宿”民宿品牌,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

随着区域知名度的提升,茅箭区顺势而为举办森林音乐会、“蜂”收节、云上牡丹节、露营小镇音乐节、油菜花节等亲子活动,带动50万游客到茅塔河观光旅游。土蜜蜂、小水果、高山茶、林下药等特色产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中华多花蜜之乡区域品牌声名远扬。外出务工人员看准机遇,陆续回村创业就业,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老百姓尝到了良好水生态带来的甜头。

责任编辑: 市水利局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