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十堰市乡镇水利站面临着多种问题和困难,已经难以满足农村农业发展的需求,而且也严重制约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一是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基层水利人员总量不足,而且由于历史遗留原因,非水利专业人员较多,有限人员中兼职偏多,老同志、学历低人员所占比例较大。按照当前乡镇水利服务的任务量,当前的工作人员远远不能满足日常工作要求。近几年,各地陆续建立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公开招聘、引入“三支一扶”等措施,吸引了更多人才进入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但普遍存在招录用人门槛设置太宽泛、专业性不强等问题,水利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反而不多。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减少,使得基层水利整体技术水平下降,乡镇水利站多次分合,也使多年来积累的大量基础性资料流失严重,极大影响了基层水利站服务能力。
二是人员配备不够合理。虽然通过改革解决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但在前些年取消乡镇站所的背景下,新建基层水利管理站囿于地方核定编制的限制和逢进必考的要求,编制数少,平均每个站不到3个,加上仍有未到岗人员,实际工作人员平均每个站比编制数更少,个别站甚至陷入“有编制无人用”的尴尬境地。新鲜血液补充不足,进一步导致基层水利管理站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非水利专业人员占大多数等问题日益突出,加上后期培训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基层水利站的服务能力。
三是经费制约现象突出。我市属秦巴山区贫困地区,财政收入严重不足。目前我市基层水利管理站能力建设经费来源主要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用于基层水利管理站能力建设的专项资金、县财政配套资金及自筹资金,各地县级财政预算经费大都只能解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待遇,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运行管理经费和办公经费仍然有很大缺口。